岭门镇多措并举助农业产业蓬勃发展
稻虾“双丰收” 种养“双效益”
田间一片片金色稻浪摇曳,串串圣女果火红等待农民采收;17公里的海岸线和4个优良渔港,盛产南美白对虾、罗非鱼、蟹等海鲜,让渔民的腰包充实起来。秋收在即,电白区岭门镇迎来山与海的馈赠,实现“双丰收”,为农民群众带来种养“双效益”。
近年来,岭门镇多措并举,聚焦农产品种植,发挥海洋经济优势,强化科技支撑,培养龙头企业和品牌,推动农业产业蓬勃发展,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在岭门镇,水稻和水产养殖一直是镇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引进新品种和技术推广,水稻产量与品质得到了明显提升,种植面积稳定于5万亩以上,年产量超2.5万吨。除了水稻,圣女果也是当地的一大特色农产品。目前岭门镇的圣女果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4400亩,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和品尝,带动了当地农业相关产业发展。此外,岭门镇还积极发展其他特色农产品,如花生油、秋葵、斑斓等,这些产品不仅丰富了市场供应,也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水产养殖业发展同样令人瞩目,当地拥有电白区最大的水产品养殖面积,养殖品种繁多,包括南美白对虾、罗非鱼、蟹等。特别是南美白对虾养殖,已经成为岭门镇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还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如今,岭门镇的南美白对虾已经远销国内外市场,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为充分利用盐碱地资源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岭门镇还因地制宜,积极引入科学技术进行土壤改良实验,并与高校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推广耐盐碱植物种植及高效栽培技术。这些举措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岭门镇政府还计划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农业竞争力。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资力度、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以增加附加值,并强化品牌塑造。同时,加强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利益共同体;在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条方面,将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研发和推广,推动农产品向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能力和附加值。
吴家霈 周梁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上一篇:
帮扶单位发放奖教奖学助学金
- 下一篇:
“晒、评、比、谋”助乡村绿化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