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今年有效发明专利量已达7.4万件,居全省第三
建设“知产”强市 交出高质量答卷


12月13日,“2024东莞市知识产权年度十大事件”出炉。“十大事件”回顾和总结了2024年度东莞在知识产权领域的重大进展和亮点,展示出东莞高水平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方面的成果。
经过网络票选和专家评审,“东莞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西格列汀专利诉讼案例”“东莞腊肠成功获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批设立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东莞分中心”“坚决反对飞利浦等不合理高价的专利收费”等被选为“2024东莞市知识产权年度十大事件”。
这些发生在社会各行各业的知识产权典型事件,如同一个个切面,折射出2024年东莞知识产权事业的蓬勃发展。截至2024年10月,东莞有效发明专利量7.4万件,全省排名第三;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0.56件,全省排名第四。亮眼数据的背后,离不开东莞围绕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主线,建设全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服务工作,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格局的久久为功。
●南方日报记者 唐卓
高水平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在知识产权纠纷中,调解是一种重要的解决方式,纠纷双方无需对簿公堂,即可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这种方式既节省了诉讼成本,又维护了双方的商业关系和声誉。
东莞市商事调解中心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下称“商事调解中心工作站”)负责人梁柳仪是调解工作的“老手”,曾经只花2个小时,就让一起涉及知识产权合同纠纷化解,达成解除合同、退款、转让专利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今年11月,商事调解中心工作站又成功调解了一起涉及12宗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的案件,实现“12宗专利纠纷一次化解”的双赢局面。
这起知识产权纠纷共有8个被告,涉案金额高达200万元。不仅如此,调解员还发现双方的争议案件共有12宗,案件分别在广州和深圳的法院审理,局面错综复杂。
“刚开始我们只受理了其中2宗案件,但调解的范围是不限于本案诉讼请求的,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双方自愿的前提下,就可以一起调解,于是我们就将12宗案例一并调解。”梁柳仪表示。
主动挑担子后,梁柳仪凭借丰富的调解经验和专业素养,从诉讼成本、时间和风险等方面给予当事人专业的分析,帮助他们认识到调解的经济高效性,化解了双方的误会,重新构建合作信任感。12宗相关联的专利纠纷得以一次性撤诉,最终化干戈为玉帛。
“案多人少的诉讼环境下,企业的维权时间长、维权成本高、维权效果欠佳。而调解作为多元化纠纷解方法之一,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调解是经济高效的纠纷解决方式,原本最少要几个月的诉讼程序,本案经过调解20天就圆满解决了,为当事人节省了维权时间和上百万元的维权成本。”梁柳仪说。
2024年,东莞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维权援助机构向基层延伸,成立8家第三批东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维权援助工作站,目前累计成立21家工作站。设立这些工作站进一步提高全市基层维权援助网络覆盖面,让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打通普惠利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1月—11月,21家工作站面向协会、产业园区的创新主体提供维权援助服务39次,提供咨询服务673次,组织宣传培训139场,组织侵权判定服务20次,提供知识产权分析预警35次,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助推东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高质量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
知产无形,但有价。为了让版权这一“无形资产”变成“真金白银”,今年东莞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上做出新尝试,以潮玩产业为切入点,发布全市首个版权质押融资产品——“莞银潮玩版权贷”。
被誉为“中国潮玩之都”的东莞,近年以版权保护和转化运用为基础,推动企业版权创新创造。截至目前,全球1/4的动漫衍生品在这里生产制造,国内近85%的潮玩产自东莞,并从这里走向世界。
“莞银潮玩版权贷”是为东莞潮玩文创企业量身打造的特色信贷业务,以潮玩企业的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版权、专利权、商标)向东莞银行出质,基于借款人实际经营及纳税情况,银行给予借款人一定的经营周转额度的专项产品。
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专场对接会上,3家东莞知名潮玩企业以及东莞市茶山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与东莞银行进行现场集体授信。其中,广东狼博旺实业有限公司获得授信2000万元,东莞市玩乐童话婴儿用品有限公司获得授信2000万元,城仕(东莞)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授信1500万元,而东莞市茶山镇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则获得整体授信10亿元。
与此同时,东莞市版权局、东莞市市场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等部门围绕版权优势企业、版权获奖企业等版权价值含量高的市场主体,遴选出一批具有市场应用价值、信用较好的企业,形成重点版权企业“白名单”,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授信范围。
10月,东莞印发《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工作措施的通知》,要求到2025年底,全市实现专利产品备案企业超过300家,专利备案产品超过500件;专利许可、转让备案次数实现同比增长10%;近三年(2023—2025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累计超过600亿元。
根据12月初广东省公布的知识产权运用数据,东莞专利和商标质押金额已达360.25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总额160亿元,不难看出,市场对知识产权价值的认可和需求逐步增加,全市在知识产权商业化运用方面的水平正不断提升。
高效能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部分企业奉行“拿来主义”,侵犯知识产权而不自知,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2021年7月,知名跨国企业索尼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索尼娱乐”)获得“用于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外观设计专利权,该专利广泛应用于PS4手柄的外观设计,成为广大玩家心中的经典之作。意想不到的是,部分莞企以“抄袭”“改造”为手段,侵犯索尼娱乐的外观专利权,制造大批仿制手柄,造成“李鬼”迷局。不久后,索尼娱乐就该专利与被请求人东莞市一洋塑胶模具制品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的专利侵权纠纷向东莞市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处理请求。
在调查中,被请求人先后提出现有设计抗辩、涉案产品设计空间小、涉案专利不稳定、被控侵权产品不是由其生产等抗辩理由。东莞市知识产权局经过补充勘验和举证,列举了7项关联证据,适用“高度盖然性”原则,认定被控侵权产品由被请求人生产,最终作出行政裁决,认定侵权行为成立,责令被请求人立即停止制造侵犯请求人外观设计专利权产品的行为。最终,该案例入选省市场监管局2023年度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为了保护创新,东莞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工作格局,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办案效能持续提升。
截至2024年10月,东莞累计聘任4批共37名技术调查官,基本覆盖常见技术领域;技术调查官深入参与到现场勘验、口头审理、侵权判定等环节,其中技术调查官参与发明、实用新型以及疑难复杂的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案件比例达到100%。到11月,东莞完成专利侵权纠纷立案143宗,办案周期(剔除中止审理的案件)为25.59天,缩短了42.65%,保护力度、速度、质量均有所提升。
此外,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上,东莞持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市知识产权部门于第51届、第52届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第14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等大型展会上现场设置投诉维权站点,现场提供知识产权纠纷调处服务,并持续做好展前风险排查及展后侵权案件整改跟踪。得益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2021年—2023年,东莞连续3年在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中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表扬。
相关
2金3银6“百强”
“湾商赛”莞企获佳绩
今年4月,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商标品牌培育大赛(下称“湾商赛”)在东莞启动。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东莞第二次作为“东道主”承接湾商赛。经过初赛、复赛、决赛阶段,大赛评选出“商标品牌培育百强”项目、20个项目授予“商标品牌培育银奖”称号、10个项目授予“商标品牌培育金奖”称号。在累计1100多家参赛企业中,东莞动员力度强大,共计411家企业参赛,获得2金3银6“百强”的好成绩。
据悉,本次大赛以“培育高价值商标品牌,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以及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农业的企业征集商标品牌培育案例。在报名、初赛、复赛、决赛阶段,东莞企业参与数量均居全省前四,展现出踊跃参赛、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
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坚朗五金”)和广东智通人才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智通人才”)代表东莞斩获本次大赛2项金奖。
坚朗五金是一家从事中高端建筑门窗幕墙五金系统及金属结构配件的上市企业。近年来,坚朗五金重视公司“软实力”建设,一方面强化商标品牌管理,建立知识产权合规体系和企业视觉识别系统手册,规范商标使用;另一方面通过专利与商标的组合,推动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注册660件有效商标,协同产品外观设计和企业文化,塑造品牌形象。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大楼和大办公室,而是软性的实力。”坚朗五金董事长白宝鲲说。
智通人才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综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自成立至今,公司累计服务用人单位200多万家,服务人才超过2亿人次。一直以来,智通人才在品牌建设上围绕品名、品类、品质和品味四个维度不断迭代升级,发展成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连锁经营著名品牌,在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做出东莞特色,擦亮东莞招牌。目前,公司注册有170项联合商标和防御商标,其中97项正在使用。
智通人才副总裁窦常忠表示,公司将持续实施品牌跃升计划,用品牌和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观察人士认为,湾商赛评选出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产品或服务价值高的商标品牌企业,这些获奖企业不仅为东莞的知识产权事业树立了标杆,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商标品牌培育经验和路径。同时,通过大赛的引导,更多莞企开始重视商标品牌的培育和保护,积极参与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工作。这不仅提升了莞企的市场竞争力,也为东莞知识产权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全省首个获批地市级知产保护中心
已出具10份纠纷应对指导意见书
今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同意设立第四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的通知》,经过严格的评选与审核程序,东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28家单位脱颖而出,被正式授牌为第四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下称“东莞分中心”)。值得一提的是,东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是全省首个获批的地市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东莞分中心自8月运行以来,积极对接“出海”企业保护需求,建立了含27位拥有丰富海外知识产权服务经验专家的应对专家库,研究形成了《2021—2023东莞企业涉美知识产权纠纷调查报告》,在日常监测预警中,监测22起涉85家莞企涉美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和1起美国“337”调查案件,并推送17份莞企商标疑似被抢注的告知函。在排查纠纷线索后,东莞分中心迅速对接涉案企业,并邀约专家一同走访企业“把脉问诊”,结合案情累计出具10份应对指导意见书。
东莞作为外贸大市,对外贸易依存度高,其外贸形势变化对东莞经济总量有着直接且显著的影响。然而,随着国际经贸摩擦日益加剧,莞企面临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挑战与日俱增。被选为地方分中心,意味着东莞本地知产服务将在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侵权预警、资源供给、信息共享、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本地企业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
据悉,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各地方分中心需承担起多重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开展海外知识产权信息监测工作,定期搜集企业海外纠纷情况,分类整理和分析研究地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态势;协助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提供法律咨询、应对策略指导等;开展知识产权培训,提升企业及个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协调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资源,为企业应对纠纷提供专家、服务机构乃至政策资源的支持,提高应对效率和效果;加强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的交流合作,分享优秀实践经验,提升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于东莞而言,成立东莞分中心是应需而为。它将进一步优化东莞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人才落户,推动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东莞分中心落地后,东莞将更加重视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发展,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建立健全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机制,通过海外知识产权风险监测预警,强化海外纠纷应对指导,增强海外知识产权智库、服务资源和政策支撑,提高企业涉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意识和纠纷应对能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大格局。
数读
2024年东莞市知识产权工作成绩单
●截至2024年10月,东莞有效发明专利量7.4万件,全省排名第三;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0.56件,全省排名第四。
●遴选第三批8家东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维权援助工作站,目前累计成立21家工作站。1月—10月,21家工作站面向协会、产业园区的创新主体提供维权援助服务36次,提供咨询服务620次,组织宣传培训119场。
●深化东莞市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建设,截止2024年11月20日,商标受理窗口共收件13648件,咨询电话共7722通。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跑出“加速度”,今年1月1日至12月8日,东莞专利和商标质押金额360.25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总额160亿元。
●举办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商标品牌培育大赛,东莞共斩获2个金奖、3个银奖以及6个百强。
●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办案效能持续提升,截止2024年11月,已立案143宗,全年预计达到150宗,同比增长2%;已出具行政裁决书和调解协议书30份,比去年全年总量增长36.36%;办案周期(剔除中止审理的案件)为25.59天,缩短了42.65%。
●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连续3年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表扬。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