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海西樵山平面岗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珠三角有人类活动历史提前至4万年前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堃媛 李培)日前,记者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西樵山考古取得重要收获。
自2023年3月起,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海博物馆对西樵山遗址群开展了区域系统调查与勘探工作,在平面岗遗址获得突破性进展,确认该遗址包含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两个时期的遗存。
平面岗遗址碳十四初步测年结果显示,旧石器时代堆积年代为距今4万年以上,遗址首次发现西樵山地区有确切年代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层位,是目前广佛地区发现最早的人类遗存。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历史时期考古研究所所长、平面岗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王欢介绍:“平面岗遗址所在的富贤村是西樵山遗址群最早被发现的地点之一,地处西樵山东南麓山前冲积扇。从去年9月至今年4月,我们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揭露面积达130平方米,确认该遗址包含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两个时期的遗存。”
其中,最主要的发现是距今4万年前的石器,说明旧石器时代这个地区是有人群活动的,他们利用西樵山的优质石料打制石器。这就将珠三角有人类活动的历史提前到4万年前。此前发现的考古遗址多为距今1万年以内的遗址,比如距今可达7000年的咸头岭沙丘遗址,距今约6000至5000年的古椰贝丘遗址等。
平面岗遗址的旧石器时代堆积中共出土石器800余件,石料以霏细岩为主,另有凝灰岩、粗面岩等,石器类型有石锤、砍砸器、刮削器、石核、断块、石片、碎屑等。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上一篇:
省检察院召开家庭助廉座谈会
- 下一篇:
刘润荣接受审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