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办学115周年培养超30万卓越农林人才
加快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华南农业大学供图 |
1909年,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及附设农业讲习所设立,点燃了岭南高等农业教育的星火。自此,华南农业大学开启了拓荒创业、艰辛办学之路,从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中山大学农学院再到广东农林学院、华南农学院……已是115年风雨兼程。
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华南农业大学坚守“振兴中华农业”初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加快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教育强国贡献华农力量。
115年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在华农,流传着“一门三院士”的佳话——1955年,被誉为“中国稻作科学之父”的华南农学院首任院长丁颖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丁颖曾经的科研助理兼学生卢永根,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卢永根的学生刘耀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三代院士,两脚泥巴”,是华农人胸怀“国之大者”扎根农业,报效祖国、奉献传承的生动写照。回望115年来时路,华农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在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和科技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历史篇章。
1909年,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及附设农业讲习所诞生,点燃了岭南高等农业教育之星火。1917年,讲习所改为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后并入中山大学农学院。战火中,师生颠沛流离,依然弦歌不辍。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担负起高等农业教育新使命。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了华南农学院。
华南农学院由丁颖教授担任首任院长,名师云集,多个农业学科全国领先,进入全国知名大学行列,确立了华南农业教育最高学府的地位。
在稻作学、土壤学、植物分类学、昆虫学、兽医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华农人都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华南农业大学迎来飞跃发展——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4年正式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划归广东省主管,成为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2015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2022年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如今的华南农业大学,拥有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作物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国家级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等均位居全国农林高校前列,近两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6项;国家级科研平台14个,数量位居地方农林高校首位,国家级实践教学平台10个,位居全国农林高校前列……
历经115年岁月磨洗,华农从一所广厦高楼皆无的附设农业讲习所,嬗变为一所以农业科学、生命科学为优势,农、工、理、文、史、经、管、法、艺、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30多万优秀人才。
培养知农爱农的卓越农林人才
在不久前结束的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上,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援藏粤茶”项目斩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
在雪域高原,巫泽慧、蔡嘉俊等团队成员将潮州单丛种植到平均海拔1200米的西藏墨脱县,制定出高海拔区域茶树种植帮扶体系,帮助藏民脱贫致富,并推广到全国多地。
培养更多具有知农爱农意识、突出实践创新能力的卓越农林人才,是华农100多年来不变的育人宗旨。近年来,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广东“百千万工程”,华农围绕“产业链”部署“人才链”“创新链”,探索超常规培养拔尖创新和行业领军人才的模式。
华农以国家级科研平台和重大项目为载体,构建“学科大类—专业平台—多元创新”的递进式、个性化培养体系,积极推进“新农科”建设。
其中,依托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作物学,华农探索了“3+1+4”的“本—博”贯通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丁颖创新班提升计划,组建卢永根书院,推进导师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改革。
近年来,华农新增8个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或重点领域紧缺新专业,4个专业入选首批广东省基础学科“长基计划”,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为厚植学生“三农”情怀,华农面向全校开设耕读教育、“大国三农”通识课程,覆盖全校90%的本科专业。成立了农事训练中心,先后投入1200多万元建立了农学训练站等十个耕读实践教学基地,着力培养学生“农工、农理、农文”复合创新能力。
把人才培养置于产业研发一线,是华农培养强农兴农人才的一贯坚持。
华农与温氏集团、大北农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开展协同育人,本科层次开设“温氏班”“索菲亚班”“大北农创新班”等多个企业特色班,设立农业硕士“兴农”创新班,建立“校内课程+企业课程+企业实习实训”的教学新模式,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
一系列数据,彰显了华农人才培养与产业实践的紧密结合——
近年来,华农与省内外30个地方政府及15家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共建57个产学研新型研发机构、4个乡村振兴研究院地方分院、4个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地方分院,拥有72个校地企共建特色产业基地、67个永根科技站、16个科技小院;联合地方16所涉农院校,建立28个“1+M+N”服务乡村振兴共同体产教融合基地;与广州从化区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成为学校实践育人综合服务区……
在广阔的田野乡村,华农学子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科技创新助力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
收获的季节,在河源市东源县万绿智慧农场,20多台无人化农机轮番上阵,在田间忙碌穿梭。它们或单机或协同,演示着水稻的耕、种、管、收全流程的无人化作业。
在背后,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农教授罗锡文团队的无人化智慧农场的系列关键技术。他们将无人农机驾驶、自动化作业、遥感监测、协同收获等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在15个省启动了32个无人农场的建设,使得广东的无人农场实践走在了全国前列。
乡村振兴、生物种业、粮食安全、智慧农业……华农瞄准现代农业基础前沿科学问题及重大“卡脖子”科技难题,重点打造了“粮食安全”学科群。
围绕水稻、玉米、大豆及其他作物的“良田、良种、良法、良肥、良药、良品”,华农以作物学为核心,以生物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为支撑,开展一系列原始创新研究。
今年,华农先后成立了节水抗旱稻绿色产业研究院、南方大豆创新研究院。前者围绕节水抗旱稻选育推广,推动解决撂荒地复耕复垦等问题,助推国家粮食安全和“双碳”绿色发展;后者面向国家大豆供给安全重大需求,通过实施“北豆南移”提高我国大豆自给率。
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6项,实现国家科技进步、技术发明和自然科学三大奖全覆盖。系列农业科技成果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
成功研制出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基于北斗的农业机械自动导航作业系统、农田精准平整机具、山地果园索轨运送装备、蔬菜高效嫁接装备等一批先进智能农机装备;
在水稻杂交制种、高产鲜食玉米种质创制、南方大豆精准育种等领域取得新突破;促进全省荔枝优质品种覆盖率从40%提高到45%,助力广东省创优质香稻双季高产纪录;建设了广东省畜禽种质资源库和国家区域性畜禽基因库……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华农师生奔赴乡村,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学校担任“双百行动”乡村产业发展高校联盟盟主,发挥高校联盟连点成面的组团优势,推动“双百行动”走深走实;
组建了一支由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员、农技推广轻骑兵等组成的“科技尖兵”队伍,服务15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助力破解产业技术发展难题;
751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近万名学子深入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1500多个行政村开展绿美广东调研,形成了包括决策咨询报告、成果汇编等一批实践育人案例和调研成果。
扎根祖国大地,勇担强农兴农使命,矢志农业科技创新,115岁的华农正青春。
学科建设
有98个本科专业,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作物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获批10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植物学与动物学等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师资队伍
现有两院院士3人,国家级人才70人,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2位院士。拥有4位国家级教学名师、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近五年教师(团队)获国家级教学竞赛奖项11项。
课程建设
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8个以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2门和多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教学成果
近两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主持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首批“广东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高校”和“广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科技创新
建有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猪禽种业全国重点实验室等1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12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4个广东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6项,实现国家科技进步、技术发明和自然科学三大奖全覆盖。
社会服务
设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校地企共建产学研新型研发机构57个;与政府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地方分院4个、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地方分院4个,建设永根科技站站点67个(含3个海外站点)。
交流合作
与48个国家和地区的160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签订了259份合作协议或备忘录,成立广州都柏林国际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获批3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牵头组建“中国—拉丁美洲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已有中国和拉美15个国家的74所院校及科研机构入盟。
■对话
承前启后传薪火 聚力一流再出发
这段时间,华南农业大学好消息不断传来:在全省高校中规模领先的综合体育馆投入使用;总投资近5亿元的人才公寓顺利竣工;由校友捐资1.09亿元的校医院落成启用;附属小学教学楼崭新亮相;学生饭堂、部分老旧建筑、校园道路、绿化改造升级,校史展览馆也焕新开馆。
以迎来办学115周年为契机,华农以“薪火相继,聚力一流”为主题,举办“学术华农”“文化华农”“开放华农”“缘梦华农”“美丽华农”“明日华农”系列主题活动。
校友、教授、社会各界慷慨捐赠,捐赠到账金额近亿元,实物捐赠累计价值约2亿元;众多文艺名家来校用翰墨丹青描绘华农之美,成功举办“大美华农”作品展览和名家论坛;还有近400场高端学术报告贯穿全年……系列活动成果不断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瞄准到2035年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农业大学、2050年基本建成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115周岁的华农正以崭新的面貌、奋进的姿态,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
以拼搏奋进姿态书写华农发展新篇章
问:华农办学115周年系列活动,给学校带来了哪些变化?
李凤亮:办学115周年系列活动与学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向发力,达到了“校园面貌有新变化、办学事业有新进展、资源汇集有新突破、社会形象有新提升”的效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以办学115周年为契机,在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上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我们将在办学115周年发展大会上与哥伦比亚国立大学签约合作备忘录,正式启动两校联合成立的“中国—拉丁美洲国际联合学院”。近期我们还将为集中成立的一批研究机构揭牌,包括华南农业大学深圳研究院、华农—长隆动植物研究院、节水抗旱稻绿色产业研究院、南方大豆创新研究院、岭南特色预制菜创新研究院、生物智造研究院、药食多能干细胞工程创新研究院、未来农业研究院、农业大数据超算/智算科技创新中心等。这些机构的成立,将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问:您认为有哪些华农人的情怀气质在代代传承?
李凤亮:我到华农任职近一年半,感触很深,感受到学校党建强、思政好、校风正、后劲足。华农是一所拥有115年历史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展成绩来之不易,靠的是一代代华农人接续奋斗。华农的社会形象一直是“实”,实在、实干、踏实、老实,校训是“修德 博学 求实 创新”,形成了“笃学明德、躬行践履”的丁颖精神,“实”字一以贯之。
同时,“创新”也是华农人的底色。我们过去和今天在教学科研、办学治校上有很多创新,新时代新征程更要创新。“无创新,不华农”,我们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首次设立管理服务创新奖,引导全校上下强化创新意识和增强创新能力。
为实现到2035年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农业大学、2050年基本建成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我们师生要更加注重涵养攻坚克难的锐气,培育和弘扬“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文化,以拼搏奋进的姿态书写华农发展新篇章。
问:接下来华农有怎样的发展思路?
李凤亮:作为农林类“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广东省高水平建设大学,华农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改革创新之路、开放合作之路、科学治理之路。我们将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对标国家战略,抓好“新农班”“丁颖班”“永根班”等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超常规培养拔尖创新和行业领军人才。聚焦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服务“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把“人才链”建在“产业链”上,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探索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华农路径,培养更多卓越农林人才,产出更高多水平、可转化的农业科技成果。同时,积极拓展和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助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薛红卫:
“跨出农兴农”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问: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新农科建设,华农将如何重点发力?
薛红卫:在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新农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我们计划推进3个方面的策略,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是把“跨出农兴农”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立足点。将“双一流”建设、新农科建设和服务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以涉农学科为本,立足于农但不局限于农,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角推动学科提升和协同发展。
二是把“综合性+国际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一方面要紧扣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综合性“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发展路径。传统农科要主动适应农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要求,借助非农学科的力量实现内涵深化和提升;同时促进非农学科围绕“农”凝练和提升、延伸学科链条,通过双向推动,实现学校向农业特色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对标一流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国际化办学路径,特别是强化与中国香港、澳门以及拉美等地区的合作优势。
三是把“学科交叉融合”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充分发挥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优势,积极探索实施“农学+”学科会聚机制,支持学院、学科打破管理壁垒,推动传统优势农科与基础学科、人文社科和现代工科深度交叉融合。
我们将以树立大目标、建好大平台、引育大人才、承揽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强化大协作为导向,构建学科集群化建设机制,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开展有组织的学科会聚研究,探索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矩阵式”科研组织模式,增强承揽国家重大任务、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能力。
问:华农接下来将如何发挥学科和人才等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广东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薛红卫:办学115周年是学校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里程碑,是全体师生校友凝心聚力、踔厉奋发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集结号,也是学校乘势而上、追求卓越、再攀高峰的重大契机。华农将充分发挥农林类“双一流”高校的学科和人才等优势,不断以创新求突破、以改革谋发展,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我们将聚焦国家战略,着眼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导传统农科加速转型和提升,推动多学科协同发展,进一步促进优势互补、增强发展合力,培育更加契合社会发展需要和现代农业产业需求的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推动学校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国家战略的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广东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撰文:李秀婷 钟耿涛 陈芃辰
编辑统筹:羊建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