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组建三大产业创新中心,统筹推进产业创新结构焕新升级
串点成链 抢占产业高地
![]() |
东海岛上崛起千亿级绿色石化产业。图为中科炼化。林江海 摄 |
![]() |
湛江市农业产业产学研合作专场对接会召开,搭建沟通桥梁。 莫丹琪 摄 |
![]() |
湛江海洋产业创新中心亮相第十届广东国际水产博览会,吸引众多参展商前来了解情况。受访者供图 |
今年以来,湛江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又有新动作——组建三大产业创新中心:湛江市海洋产业创新中心、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中心、湛江市绿色化工产业创新中心,在产业平台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先行先试。
产业创新中心,是围绕湛江市重点产业创新发展需求,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行业创新发展为目的,集产业布局研究、成果转化、招商引资、企业孵化为一体的“体系化、任务型、市场化、开放式”综合性产业创新平台。
笔者在走访中获悉,湛江正加快三大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步伐。湛江市科技局牵头制定《关于推进湛江市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通过设立五大支持措施,将散落的“点”串成“链”,形成“网”,统筹推进产业创新结构焕新升级。
南方日报记者 傅晓冰 通讯员 徐宇霞
“一中心+一公司”
产业科技资源聚集整合
今年,湛江深入实施制造业“五大提升行动”,聚焦绿色钢铁、绿色石化、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和蓝色海洋经济“四绿一蓝”,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引领作用,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
湛江市产业创新中心应运而生,服务于湛江优势产业需求,聚集整合产业科技资源,打通市场供需两端。在组织架构上,产业创新中心实行“一中心+一公司”的运行模式,在创新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建立起一套目标定位明确、治理结构清晰、体系运行有效、薪酬管理灵活的体制机制。
这种运行模式,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湛江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创新中心既要具备事业单位在主导产业发展、谋划产业布局、承接政府资源、争取省市支持等方面的权威性与便利性,也要具备企业平台在链接创新资源、推广先进技术、促进投资孵化、助力成果转化等方面效率高、活力强的特点。
其中,湛江市海洋产业创新中心探索实施“研发机构+产业创新中心+平台公司”的运行模式,以湛江湾实验室作为产业研发平台、海洋产业创新中心作为产业统筹平台、湛江龙王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市场化运作平台。
在科技服务的舞台上,国有企业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湛江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湛江市农创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创科投公司”)推进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湛江市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湛江开发区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湛江市绿色化工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
经略蓝海
“引进来”和“走出去”
靠海吃海的湛江,海洋资源丰富,拥有全省最长的海岸线,经初步核算,2023年,湛江海洋生产总值已近1300亿元。海洋里,还有着众多的秘密等待科技力量去揭开。
对此,湛江海洋产业创新中心启动运营湛江湾海洋孵化器,为进驻企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一站式支持服务。该孵化器主要分为智慧渔业区、海工制造区、海洋生物医药区、综合区,目前已进驻孵化企业13家,合计注册资本8.82亿元。
进驻的孵化企业中,湛江湾实验室持股孵化企业6家,包括湛江龙王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恒燚海洋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紫贝数字科技(湛江)有限公司等。此外,对外孵化引进省级海洋牧场投资平台公司广东省海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广东蓝水深海渔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水下机器人制造企业广东深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海洋牧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科研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资金保障与支持。平台公司与金融深度融合,建设海洋科创基金,增强金融对产业的金融服务和支持能力,持续吸引地方资金和社会资本投资,拓宽产业创新中心资金来源。“像市场前景比较好的海洋科创项目,海洋产业创新中心可引导相关资金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早期投资,互促双强。”湛江市海洋产业创新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除了“引进来”,也要“走出去”,让更多企业和科研院所认识这个“新生儿”。湛江市海洋产业创新中心带着产品和技术参加2024年第十届广东国际水产博览会、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等活动,在各种展会和活动中寻求合作机遇。
发力农业
形成全产业服务链
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受温润的季风吹拂,热烈的阳光和富含微量元素的红土,共同铸就这片农业发展的沃土。今年,湛江市着重推动热带水果、菠萝、甘薯、丝苗米、南药、家禽、预制菜等七大乡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式发展。
对此,湛江市整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中心建设,聚焦现代农业产学研深度融合,以种质资源保护为基础,加大种业科技攻关和良种推广应用力度,促进技术集成、资源集约、企业集中、产业集聚,推动实现农业与产业、企业、技术、人才、科技等要素融合,着力打造集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农业产业成果转化平台、农业产业服务创新平台为一体的“三大平台”。
8月21日,湛江市科技局联合农创科投公司共同召开农业产业产学研合作专场对接会,加强湛江市农业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积极对接产业,提升转化效能。同时,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中心与湛江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调研工作,创立湛江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企业需求库。
农创科投公司坚持“做好转化平台”的定位,围绕农创中心整体布局,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果转化机制。农创科投公司在与各科研机构、涉农高校多次沟通交流后发现,湛江具有优秀科研团队及优质科研成果,下一步将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力度,积极对接产业,提升转化效能。
同时,农创科投公司多点谋划合作,与省内涉农公司开展合作谈判,设想以甘薯产业经营为切入点,强化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外部招商对接深圳紫心公司,走访调查本地企业(如佳淳、诺亚绿洲、雷源果汇等)谋划推动甘薯产业合作。
绿色化工
推进政产学研协调创新
绿色石化产业是湛江市2024年提出的“四绿一蓝”产业发展战略中的“四绿”之一。东海岛上,塔罐林立、管廊纵横,这里诞生了湛江首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自成立以来,湛江市绿色化工产业创新中心积极践行湛江市委、市政府的“三化三大”发展理念,围绕绿色化工核心主导产业,在科创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服务、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谋划发力,推动绿色化工产业集聚发展,力争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绿色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湛江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产业基地目标的加快实现。
政产学研协调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内容与重要实现形式。在湛江市委、市政府与经开区管委会、湛江市工信局、各职能部门支持下,中心相关人员积极外出拜访、调研行业协会和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多方面业务探讨。
目前,该产业创新中心已与湛江化工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对接沟通,下一步将与北京、上海等先进地市的行业协会、高校等开展交流,挖掘本土行业专家资源,逐步打造绿色化工专家智库,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同时,中心持续加强与驻湛高校合作沟通,采取“项目制”“订单式”等方式共建化工细分领域研究所。
该产业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立足湛江、走出湛江,是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和服务湛江绿色石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招,也是加快市化工行业协会组建和筹办各类化工行业高层次论坛、提升湛江在化工领域影响力的关键一步。”
为给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有力支撑,该产业创新中心分析研究湛江市掌握的现有对巴斯夫、中科炼化等重点化工企业的产品种类、重点客户分布等信息,谋划制作招商图谱,实现精准导航。
此外,近期湛江市政府为该产业创新中心提供一笔专项资金支持。该资金对协调湛江市绿色化工产业上、中、下游的创新链关键环节,推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 下一篇:
蓝色动能涌动
发展势头更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