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具有跨文化素养的非通用外语人才
■李 楠
我国非通用语种指除了联合国通用工作语种汉、英、法、西、俄、阿以外的语言。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非通用语种国家和地区与我国的交往日益频繁,非通用语种外语人才的培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为培养外语专业能力强,能够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非通用外语卓越人才,应发挥高校、教师、学生三个核心圈层的共同协作功能,深挖细化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不同学段,深化跨文化素养培育路径,将非通用外语专业能力的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从而提高非通用外语人才服务国家对外交往能力。
培养“跨文化学习素养”,将外语专业教学与优秀课程思政案例相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打好扎实的语言功底是专业学习的重中之重,同时教学设计应兼具跨文化学习引导作用。应积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灵感,深入挖掘具有代表性的思政元素,提炼出优秀课程思政案例,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融合,提升思政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结合度。教师应克服对象国语言教学资源少的难题,广泛搜集整理对象国历史、文化知识,将其与我国相关内容相关联,在中外文化教学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及方法论,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不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与发展方向,拓宽跨文化学习视域。
提升“跨文化思辨素养”,将教材建设与树立国家意识相结合。课程思政是树立国家意识的重要途径,而专业教材则是呈现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目前,部分非通用语种专业教材依然面临“版本老”“观点旧”“更新慢”的困境。因此,高校校级部门应做好规划设计,在建设本土非通用语种教材上下功夫。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的“三进”教学为引领,以提升思辨能力作为教材编写目标,探索利用数字技术等提升教材的多元化功能,创设生动立体的跨文化语境,从课文内容到实践练习,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跨文化思辨理解中外文化的“和而不同”,以及我国对外文化的“求同存异”基本立场。
建构“跨文化研究素养”,将区域国别理论学习与讲好中国故事相结合。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将区域国别学纳入第14类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2024年4月,国别区域学科又被设立为外国语言专业的二级学科。这充分说明国家发展需要熟练掌握各国语言、文化、历史知识,了解他国政治、经济发展动向,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非通用外语卓越人才,应强化学生的研究能力,在提升跨文化研究素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对外关系基本立场,关注国别区域发展动向,尝试讲述中国文化在助推世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贡献。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除满足开设语言专业课程外,应在高年级阶段开设国别区域通识科目,根据学校特点与师资构成设定研究方向,引导学生专注某一研究领域,通过观察与分析相关国家政治、经济及文化发展特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形成跨文化研究的思考与实践能力,在世界舞台上传播好中国声音。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亚非语言文化学院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4年度一般项目(批准号:GD24CWY2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