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助力产业“牵手”民生
“数”业有专攻 19个新职业正式发布,突出数字化 简仁山 作 |
默 达
网络主播成为新职业,老年助浴员得到“官方认证”,碳排放管理员的职责被进一步细分……近日,三部门正式发布19个新职业和28个新工种信息,引发广泛关注。
有资格被收录进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新职业,往往已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拥有一定规模的从业人员,且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和技能要求。因此,也不难从中窥见产业迭代发展的方向。
新职业重在“向新”。综观此次收录的新职业、新工种,一半都与数字经济相关联,其中既有掌握底层逻辑的技术工种,如工业互联网运维员、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师、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也有主攻应用层面的从业者,如备受关注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用户增长运营师、网络主播等。产业上下游都呈现出新气象,反映出数字经济的良好发展前景。
与此同时,绿色职业扩容增量,体现了新型低碳绿色领域和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回应了民众对于环保事业的关注;生活服务类职业序列不断完善,从业方向更加细分,聚焦老年关怀、民宿露营、食品安全、物流运输、冰雪运动等热门行业话题,“新蓝海市场”未来可期。
新职业的出现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新要求。日前,全国首批养老专业本科生迎来毕业季,新职业分类下对养老护理员进一步细分,提供了更多对口的工作方向;文创产品运营、花卉经纪人、咖啡烘焙师成为国家认可的新职业,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能够“以兴趣为业”。不难想见,随着职业分类目录的不断更新,各大高校和职业院校也会“同步上新”,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新职业同时呼唤劳动者持续学习新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许多行业在新技术加持下转型升级、开拓新业务,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岗位,也会对从业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持续弘扬终身学习的理念,有利于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提高就业质量。相关部门和企业也应从新职业入手,推动产业前沿和人才培养的高效对接,为人才转型和就业创业铺路搭桥。
新职业也应搭配明晰的标准,共同完善新业态。比如“研学旅行指导师”在2022年正式列入新版职业分类大典,然而从业门槛不高、培训机构鱼龙混杂等问题频发,亟须在行业标准上破题。又如社会对网络主播这一职业存在不少争议,缘于它吸纳了大量注意力资源,存在低俗直播、合同陷阱、虚假摆拍等问题,也应完善主播相关保障,压实平台监督责任,护航良性健康发展。
职业也被看作个人参与社会生产的分工,一头连着产业发展,一头系着民生关切。持续更新职业目录,助力壮大“就业蓄水池”,释放出积极的信号。也要用好新职业、新业态的叠加利好,促进人才和市场高效对接,更好服务于产业发展与日常生活。
- 上一篇:
从“球拍被踩断”看理性与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