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打破技术垄断 填补多项空白
“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南方日报记者 钱文攀 摄 |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交通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跨海集群工程,大桥建设取得了外海隧—岛工程建设技术与标准体系、外海集群工程工业化建造技术与装备链、设计使用寿命保障成套技术等5大创新成果,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引领世界桥岛隧跨海集群设施建设技术升级换代,填补多项国内外技术空白。6月24日,“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包括海中桥隧主体工程,其采用桥岛隧组合方案,22.9公里为桥梁,穿越伶仃西航道和铜鼓航道段约6.7公里为岛隧组合;隧道东、西两端各设置一个海中人工岛。
“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特殊性史无前例。”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李斌说。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条件苛刻,桥位区地质复杂、回淤量大,面临深水深槽等引起的一系列挑战。生态环保、节能减排、120年使用寿命等高标准要求,也给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团队提出了难题。
李斌介绍,团队首次创建了外海隧—岛工程建设技术与标准体系,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攻克了复杂海域隧—岛工程卡脖子难题,实现了“从零到领先”的跨越。
港珠澳大桥建立起“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精准化”的外海集群工程工业化建造技术与装备链,引领跨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换代——
创建了8万吨级巨型沉管浮运安装成套技术体系,自主研发了沉管工厂法预制技术,创造了“1年安装10节”的中国速度;建成国内首条钢箱梁板单元自动化生产线,首次实现车间化拼装制造,工厂产能增加2.5倍以上;研发了跨海集群工程系列装备,实现了50米水深条件下,33节超大型沉管的高精度无人沉放对接,填补国内空白。
南方日报记者 钟哲
- 上一篇:
薛其坤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下一篇:
探索土壤修复“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