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显微镜”在东莞上新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启动建设,新建11台中子谱仪和实验终端
中国散裂中子源园区鸟瞰图。黄政正 摄 |
南方日报讯 (记者/郑国豪 陈启亮 通讯员/张玮 郑文怡)3月30日,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启动建设。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建设11台中子谱仪和实验终端,建成后中子谱仪数量将增加到20台,并新增国内首台缪子实验终端和高能质子实验终端。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第一个落户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大科学装置,被誉为探索物质材料微观结构的“超级显微镜”。除了这一“国之重器”,目前,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内,还布局有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大科学装置、大科研平台、研究型大学。与松山湖科学城隔山相望的光明科学城,也已布局多个大科学装置及重大科研平台,携手在巍峨山下形成大科学装置集聚区。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总指挥王生介绍,二期工程建设周期为5年9个月,新建成的中子谱仪和实验终端将应用于稀土功能材料设计研发、拓扑和超导材料研发、锂离子电池和储氢电池研发等领域。
打靶束流功率是衡量散裂中子源性能的重要指标。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计划将加速器打靶束流功率从一期的100千瓦设计指标提高到500千瓦。功率提升后,中国散裂中子源中子散射应用的覆盖范围和能力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散裂中子源自2018年完成国家验收并投入运行以来,供束时间、供束效率和同期成果产出均达到世界同类装置最好水平,在助力大湾区高端制造业发展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注册用户已超过6000人,完成1500余项用户实验课题,涵盖能源、物理、材料、工程等多个前沿交叉和高科技研发领域。
目前,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已在关键技术预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国内首台高功率高梯度磁合金加载腔正式投入运行,P波段大功率速调管顺利通过验收。此外,中子探测器、中子导管、中子极化器的研制也取得突破。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表示,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启动建设后,装置的研究能力将大幅提升,研究领域将进一步拓展,实验精度和效率将显著提高,也必将为我国包括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广东省在内科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之源。
大科学装置是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突破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多台大科学装置布局广东,催生重大技术创新。“深圳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开创我国中微子实验研究,发现了中微子新的振荡模式,江门中微子实验蓄势待发即将完成建设。”王贻芳介绍,“这些大科学装置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单元、国际领先的实验基地。”
- 上一篇:
我国低空经济蕴藏万亿级市场
- 下一篇:
农民进“园”种菜 一年多赚14.2%